第322章 不可能只拿这一件_直播鉴宝,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?
关注小说网 > 直播鉴宝,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? > 第322章 不可能只拿这一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22章 不可能只拿这一件

  啥意思?

  漂不漂亮和我也没关系啊?

  稍一顿,李定安又懂了秘书两个字,崔立咬得贼重。

  他有些无语刚开始的时候,我觉得你不怎么正经,后面我觉得可能误会你了。

  现在算是确定了,你确实是不怎么正经。

  人之常情,是人都爱吃瓜,与职业,更与道德无关。

  就像王成功和孙怀玉,第一次见到陈静姝的时候,比现在的崔立还起劲……

  他无奈的摇了摇,眼睛四处打量。

  这一层全是器物,东西挺杂,金银铜铁、玉石陶漆,大大小小,形状不一。

  有真也有仿,李定安就看到了一件半米多的鎏金银蟠龙纹铜壶。原壶出自西汉,既为酒器也为祭器,为刘姓诸王主膳或祭祖时的重器之一。

  离着十多公里远的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就出土过一件,现在收藏在heb省博物馆。

  这一件是仿品,但仿的似是而非原壶有鎏金夔凤,这上面却没有。原壶是卷云纹,这上面却是流云纹。

  不过看成色,像是民国时期似的。

  当然算是文物,价格还不低,一百七十万。

  谁买谁知道……

  李定安摇摇头,又看旁边。

  哈,西汉当户铜灯?

  器形很普通铜佣半跪在地,仰头、伸臂托着灯盘,盘心有烛钎。

  所谓当户,既当百户、当千户、万户之意,自匈奴起就是关外游牧民族的官名,所以这件东西的寓意和汉武帝让匈奴单于献歌,唐太宗让突厥可汗跳舞是一个意思跪下唱征服!

  原器仍旧出自中山汉王刘胜墓,这件依然是仿品,仿的不错,但是半机械半手工的工艺,底与口明显都有机器錾刻的痕迹。

  不能算文物,至多算工艺品。

  再一看,还是陕西博物院仿的,所以价格不低二十万。

  肯定值不了这么多,他也只是捎带着好奇了一下。

  正准备往下看,目光无意间掠过旁边的架子,李定安不由的怔了怔。随便,眼珠仿佛不会转了。

  一只巴掌大的小盒,水晶材质,晶莹剔透,里面放着一件玉质的蚕蛹。

  拇指粗细,一指多长,青绿质地,细腻致密,玉质表层错落着黄褐色的泌斑。

  血泌……

  还有这器形……

  十有**是幽塞。

  汉人视死如生,《抱朴子》云金玉在九空与,则死人为之不朽。意为玉可使人不朽,更可起死回生,所以就九了九窍玉眼、鼻、耳各两件,口、前阴、后庭各一件。

  男为阳塞,女为幽塞,这一件就是幽塞。

  玉泌很深,肯定不是仿品,玉面很干,少说也埋了千年以上。

  关键的是,依周礼天子实以珠,诸侯以玉,大夫以玑,士以贝……所以这一件,就不好就是诸候或郡王以上的宗室正妻葬品。

  说实话,李定安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。

  如果对比一下,他从于正则手里赢的那块西汉螭纹剑首,在这东西面前就是个弟弟。

  无论是历史、文化、考证,以及经济价值,既便放在省级博物馆,至少也是馆藏级文物。

  再看价格两千两百万。

  不算贵,就是这东西的来历,着实让李定安好奇。

  想了想,李定安转过头“能不能上手看一看?”

  女人还在玩手机,头都没抬“随便看!”

  能看就好。

  也没什么好避讳的,也就他全国各地乱跑,没在学校上几堂课,不然死人骨头都不知道捡了多少回。

  考古啊,干的最多的,不就是挖坟掘墓之类的活?

  李定安没犹豫,拿起水晶盒,又取出了玉。

  玉质细腻,属蓝田翠玉,器形似蛹状,玉面雕有波浪纹。

  不怎么反光,透明层只有薄薄的一丝,埋不到千年以上,干不到这种程度。

  血泌很深,也很多,土泌却很少,也属合“九窍玉”的特点。

  诸候墓葬没跑了……

  转念间,他打了系统,然后,心里打了个突

  汉景帝刘启之子,汉武帝刘彻之兄,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葬玉。

  再看出土时间1966年。

  谁挖的,不知道。

  但李定安记得,1968年,某工兵团在保定开凿隧道时,首次发现了刘胜墓,之后总理批示,郭院长率中科院考古所实地调查,然后发掘。

  所以,这东西的出土时间,比郭院长发掘刘胜墓还要早两年?

  同样,挖出这东西的人,发现刘胜墓的时间,比工兵团更早。

  能挖出窍玉,等于进入了窦绾地宫中室,也就是放棺椁的地方,甚至掀开了棺盖。

  更进一步换任何盗墓贼,都不可能只拿这一件。

  棺椁中还会放什么?

  金、圭、册、印,更甚至是玉衣……

  霎时,李定安一个激灵,四处乱瞟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gzcwo.com。关注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gzcwo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